<big id="ottyt"><em id="ottyt"></em></big>
  1. <object id="ottyt"></object>
  2. <pre id="ottyt"></pre>

    <center id="ottyt"></center>
    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鎮江輿情 金山熱評

    讓“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成為網絡空間新常態

    2023-03-01 09:45

    2022年以來,中央網信辦緊緊圍繞迎接服務保障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主線,聚焦網民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情況,結合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精心組織、深入推進網上“掃黃打非”工作,深入整治網上各類涉黃涉非問題,營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

    有陽光的地方,也會有陰影。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網絡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生態治理儼然成為一張“民生考卷”。一方面,廣大網民普遍期盼權威準確的網絡信息內容;另一方面,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亂象屢禁不止。因此,受理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是全國各級網絡舉報工作部門和主要網站平臺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大違法和不良信息處置力度的應有之舉。

    舉旗亮劍,網絡空間治理需要“真刀實槍”,唯有攥成一個鐵拳,出實招、真招、硬招,才能有效治理網絡亂象。從“清朗”行動聚焦網絡空間亂象,到“劍網”行動持續向網絡侵權盜版行為亮劍,再到“護苗”行動深度清理網上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有害信息。據統計,全國網信系統2022年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萬條,下架移動應用程序420款,會同電信主管部門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2.5萬余家。針對涉黃涉非重點難點問題和頑瘴痼疾,要持續用力、重拳出擊、重點整治、追根溯源,打好專項整治“攻堅戰”、網絡空間“陣地戰”、未成年人保護“持久戰”, 不斷收緊 整治網絡違法犯罪生態、遏制網絡犯罪高發勢頭的“天羅地網”。

    凈化網絡環境,除相關部門加大治理力度外,也需要網絡平臺和全體網民共同努力。 近年來,網絡直播異軍突起,短視頻風靡一時,網絡文學受眾廣泛……在互聯網欣欣向榮的同時,網絡空間也出現了雜草叢生的“隱秘角落”。 每個網民要加強自我約束,自覺遵守《文明上網自律公約》,不發布違反法律法規、色情暴力、封建迷信、低俗庸俗等有害信息和虛假信息,不碰道德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敢于向不文明上網行為、網絡犯罪行為作斗爭,檢舉揭發不良信息,杜絕各類“黃”“非”信息占有網絡空間,損害網民利益、擾亂網絡秩序、破壞網絡生態。

    只有讓優質內容的“大樹”愈發茂盛,不良信息的“雜草”才不會有滋長的空間。我們要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讓互聯網真正成為方便快捷的“知識庫”、溫暖可靠的“朋友圈”、文明理性的“輿論場”。(伍智景)

    責任編輯:葛鈺璐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